环境检测公司

场地环境修复工程环境监理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1、选择修复策略:根据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细化场地概念模型并确认场地修复总体目标,通过初步分析修复模式、修复技术类型与应用条件、场地污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相应修复策略。

2、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修复技术初步筛选、修复技术详细筛选、技术可行性评估、修复技术定量评估4个过程。其中,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试验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又分为筛选性试验和选择性试验。

3、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进一步综合考虑场地总体修复目标、修复策略、环境管理要求、污染现状、场地特征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结果,对各种可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若干能够实现修复总体目标的潜在可行修复方案。方案比选则是针对形成的各潜在可行修复方案,在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指标方面进行比选,确定适合于目标场地的最佳修复方案。

4、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提出污染防治和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场地环境监测计划、制定场地修复验收计划、制定环境应急安全预案

5、编制修复方案:根据上述选择修复策略、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制定环境管理计划的流程,进行修复方案的编制,形成报告。

污染场地修复,污染场地修复监理

污染场地修复相关法规、规范、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8]87号)

《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2018年11月29日)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47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66号)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穗环办[2018]173号)

《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3-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4-2014)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14)

《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168-2004)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2017年第72号)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DB44/T1415-201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cache
Processed in 0.00459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