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是动物、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近些年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许多污染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土壤。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将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甚至恶化,影响土壤的生产能力。因此,通过土壤污染检测,对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和生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土壤污染检测和风险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且根据不同用途土地有不同国家标准,需要进行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土壤污染检测项目
(1)土壤检测项目:
水分、pH值、有机质、金属元素全量(铅、镉、铬、铜、锌、镍、砷、汞等)、和金属元素有效态分析(有效铁、有效锌等)、氮素(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矿物油、总石油类经、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氨联苯、多环芳经、邻苯二甲酸酯、农残等;
(2)地下水检测项目: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铝、铁、锰、铜、锌、挥发酚类、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砷、镉、铬(六价)、氟化物、铅、汞、硝酸盐氮、硒、四氨化碳、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余氯等
(3)固体废物检测:
参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2007)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T298-2007)要求,采用元素分析、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等分析方法,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色-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严格遵循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土壤污染检测标准
《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3-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4-2014);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14);
《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168-2004);
中科检测具有CMA,CNAS资质认证实验室,作为国内专业地块再开发利用从业检测咨询机构,在过低环保局进行了土壤场地调查备案,土壤检测,土壤45项检测,土壤重金属检测、土壤污染检测等项目进行丰富,环保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