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产品是指以绿色制造实现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最终体现,侧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积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处理等各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实现产品对资源销售的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和再生利用最大化。
T/CEEIA 278—2017《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智能马桶盖》规定了智能马桶盖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原则和方法,对组织的要求、评价指标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报告格式要求。
评价原则:生命周期原则、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方法:法律法规要求;产品其他先进性环保要求;生命周期评价。
评价依据:满足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并提供相关符合性证明文件;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并提供绿色设计评价报告。
生产企业应在绿色过程中引入绿色制造评价管理体系,加入绿色设计和减少整体环境影响的目标;定期审议绿色设计过程,以促进持续改进。审议内容应包括企业政策和战略,是否需要改进绿色设计过程、是否可能提升产品环境绩效等。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基准值 | 判定依据 |
资源属性 | 限用有害物质 | 产品应符合GB/T 26572—2011中对产品含六种限用物质 (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限量要求。 | 依据GB/T 26125-2011测试 并提供测试报告。 |
产品应符合SJ/T 11364的标识要求。 | 依据SJ/T 11364在产品上进行标识。 | ||
产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 酯 、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邻苯二甲酸苯基丁基酯四 种物质含量宜分别不超过0.1%。 | 依据GB/T 29786-2013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
产品塑料零部件中不应使用短链氯化石蜡(SCCPs),含量不应大于0.15%。 | 依据GB/T 33345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
产品包装不应使用氢氟氯化(HCFCs)作为发泡剂。 | 依据对供应商的协议文件进行审查,以确定符合性。 | ||
材料种类和重量 | 应按照GB/T 16288的要求对重量超过25g且最大面积的表 面积超过200mm2的塑料零部件进行标记。 | 依据GB/T 16288在产品塑料 零部件上进行标记。 | |
产品的包装上应有符合GB/T 18455的回收标志。 | 依据GB/T 18455在产品包装 上标记回收标志。 | ||
材料再生利用 | 产品的可再生利用率应不低于70%。 | 依据附录C计算并提供声 明。 | |
产品包装材料应为可再生利用或可降解材料,应符合GB/T 16716.5的要求。 | 依据GB/T 16716.5提供符合性声明。 | ||
用水 | 产品的清洗水总用量应不大于1 000 ml。 | 依据附录D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
能源属性 | 运行能耗 | 产品冲洗功能的运行能耗应不超过0.025 kW•h。 | 依据附录E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产品烘干功能的运行能耗应不超过0.007 kW•h。 | |||
产品坐圈加热功能的运行能耗应不超过0.020 kW•h。 | |||
待机功率 | 产品的待机模式的功率不应超过: ——2.2 W,对于带漏电保护功能的; ——1.2 W,对于不带漏电保护功能的。 注:带有蓝牙和Wi-Fi功能且不能关闭的,本要求不适用。 | 依据IEC 62301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
环境属性 | 电磁兼容 | 产品应符合GB 4343.1和GB 17625.1的要求。 | 依据GB 4343.1和GB 17625.1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产品属性 | 电气安全 | 产品应符合GB 4706.1和GB 4706.53的要求。 | 依据GB 4706.1和GB 4706.53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卫生 | 产品的抗菌材质、杀菌功能应满足GB 21551.2的要求。 | 依据GB 21551.2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
上一篇:新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
下一篇:阴极电泳涂料绿色建筑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