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以及土壤修复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目前采用较多的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案有固化/稳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异位洗涤技术、原位淋洗技术和封闭技术。
1、固化/稳定修复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土壤和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剂与粉煤灰、水泥、石膏等固化/稳定化药剂混合,利用化学还原和重金属错化等作用将重金属固定在混合体内,降低重金属的释放,达到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处理量小、危害大,更适合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的预处理。
2、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系统的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机制,从环境中去除污染物。该技术更适合污染面积广、污染深度浅、处理周期长的情况,尤其适合大面积农田污染的情况,不适合企业关闭/搬迁剩余场地。
3、土壤异位洗涤技术
土壤清洗技术系统由一系列物理操作单元和化学过程组成。首先,挖掘污染土壤,进行物理筛分,分成不同的粒度后,用溶于水或水中的化学药品清洗,再处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或废液,最后将干净的土壤回填,或者输送到其他地方。
4、土壤原位淋洗技术
土壤原位淋洗技术是指通过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和移动的溶剂,用水压挤压清洗液,注入污染的土层,从地下水中提取含有污染物的液体,进行处理和分离的技术。清洗液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含有化学助剂的溶液。它可以循环再生或多次注入地下水来去除剩余的污染物。
5、封闭技术
封闭技术是采用物理墙技术将污染土壤的范围和周围的未污染土壤分开,防止污染物扩散的技术,适用于低毒性和低移动性污染物的管理。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可控制大面积污染土地。但是,这是一项临时措施,不是根本的“修复”技术。为了最终除去污染,需要另外的处理方法。目前,清洗法和植物修复法的工程应用广泛。
表1.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汇总比较
技术 | 固化/稳定化 | 植物修复 | 异位洗涤 | 原位淋洗 | 封闭技术 |
优势 | 处置时间短、技术成熟 | 成本低、二次污染小、适用大面积、根本去除 | 根本去除、处置时间短、修复后土壤回填 | 工程量小、根本去除 | 土方量小、快速且费用低 |
不足 | 未能根本去除六价铬;增容比大、固化体的去向问题、>固化体长期环境安全性 | 处置时间长、浅层修复、污染物浓度低 | 需要进行废水处理 | 处置时间长、地下水污染控制 | 无法从根本上进行修复治理 |
现状 | 危险废物填埋预处理常用技术、有工程应用 | 有工程应用 | 国外工程应用广泛、发展潜力大 | 国外有工程应用、发展潜力大 | 工程应用越来越少 |
1、抽提-处理-回灌修复技术
该技术是最早出现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它是从污染区抽取地下水,在地面进行化学处理,处理达标后再补给上下游。该技术适用于处理深埋、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具有永久去除污染物和处理周期短的特点。但是,该技术的难点在于通过控制地下水流场来防止污染扩散。另外,因为有必要建设地下水处理系统,所以投入很大,特别适合于地面上有辅助设施的地方。
2、渗透反应格栅技术
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是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PRB是充满活性反应介质的被动反应区。当受污染的地下水通过自然水力传输通过预先设计的铺设介质时,污染物如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核素等。在水中被降解、沉淀、吸附等去除。
3、注射活性物质固定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污染区域的特定位置注射还原剂或溶液与污染物反应。污染物降解或解毒后固定在土壤中,主要适用于低渗透地区。该技术不进行土壤挖掘的设置和操作相当便宜的污染物质的人类暴露概率在低污染深度的地区也能处理。该技术最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注射的活性物质必须是环境安全,不能引起二次污染问题的重金属污染,该技术实际上没有被去除,只是改变了重金属的附着状态。
表2.含铬地下水治理技术优缺点汇总比较
技术 | 抽提-处理-回灌 | 渗透反应格栅 | 注射活性物质 |
优势 | 处置时间短、技术成熟 | 根本去除、费用低 | 工程量小、费用低 |
不足 | 需要配套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对地下水流场的控制技术 | 反应墙易失效,适合污染较轻地下水治理 | 不能根本去除、活性物质的环境安全性 |
现状 | 国外有工程应用 | 国外工程应用广泛 | 国外有工程应用 |
下一篇:制罐企业绿色工厂评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