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工业场地调查?对农用地而言,可以保障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对建设用地而言,通过开展工业场地调查可以制定防治措施,通过管控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规避场地开发带来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工业场地调查重点监管单位做到:
1、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2、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
3、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对列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需开展土壤污染场地调查,编制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依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2014)等标准开展工业场地调查工作,工作内容大致如下:
1、资料收集与分析
工业场地调查所需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以及场地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的信息。
2、现场勘查
其目的在于对第一阶段的资料收集进行验证和完善。工业场地调查勘查重点:场地建筑物、设施的描述;工艺设备、设施调查;水文、地质及地形的描述。
3、人员访谈
针对场地环境调查的访谈对象为:场地土地所有人、场地管理人、场地使用人、场地所在地环保行政部门、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原厂负责环境保护的负责人以及熟悉情况的当地居民等。
4、工业场地调查评估阶段
根据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三个工作步骤后,将对场地进行第一阶段评估,主要反映出场地的重点调查区域、一般调查区域,筛选污染因子,制定现场采样方案。
5、样品采集方案和分析
样品采集方案规划和分析主要依据《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等标准进行。
6、场地风险评估阶段
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等标准开展场地风险评估的工作。
7、土壤修复值计算
在对场地进行了风险评估后,针对确实存在较高风险等级的场地,应考虑采取修复措施,因此需要确定一个修复目标,即应将目前的污染风险水平削减降到什么水平才是可以接受的。
工业场地调查,中科检测是从事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场地调查、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的专业机构,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对相关活动的调查报告、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按照标准法规要求编制场地初步调查报告、场地详细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方案、治理与修复方案,欢迎咨询。
上一篇: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下一篇:土壤调查推荐单位